新聞

2022年5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中華基督教會馮梁結紀念中學 - 2022年5月
蛻變.夢想 多元學習經歷 發掘學生無限潛能
中華基督教會馮梁結紀念中學以啟發學生熱愛生命、尊重他人及嚮往學習為目標,強調透過多元化的學習體驗發掘學生的無限潛能,並秉承基督精神,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價值觀,為日後升學及就業作好準備。梅浩基校長期望學生在六年的校園生活裏,能夠了解自己的能力及志向,訂下清晰的目標,本着「Faith」、「Love」及「Kindness」的精神,朝夢想飛躍。
具特色多元化課程 發揮創意思維 精英班升學率達100%
疫情為教育界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少學校擔心斷斷續續的課堂會影響學生公開考試的表現。然而,近年學生整體成績正穩步上揚,在上一學年,精英班學生的升學率更達到100%,學生成功升讀本地或海外大學。為了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學校更會為他們申請及提供不同類型的獎學金,讓他們在未來數年的大學生活中能夠專注發展學業,緩和經濟壓力。
梅校長坦言,學生能夠達成目標,完成夢想,教師團隊的努力有目共睹。「學校有責任讓同學無後顧之憂地發展多元智能,所以本校配合同學的學習興趣,開設了具特色的多元化課程。除了原有的一般學科以外,我們亦設有形象及設計科、視覺藝術科及設計與應用科技科,讓他們有更寬廣的出路,並於文憑試中考獲佳績。以形象及設計科為例,課程以往只教授基本的縫紉技巧,現在融入時裝設計元素,讓同學有更多空間發揮自己的創作思維。」梅校長笑言,學生對發揮創意的科目充滿熱誠,為了增加展⽰機會,學校除了鼓勵學生參與校外不同類型的比賽,如教育局及不同大學舉辦的比賽,更會每年舉辦時裝表演項目展覽,藉此提升他們的成功感及滿足感。在學校有系統的課程規劃下,形象及設計科及視覺藝術科多年來的合格率均為100%。
全方位英語學習策略 提升英語學習興趣
梅校長表⽰,多元學習經歷有助提升學生對不同學科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習效能,因此學校將全方位學習策略融入英文學習領域,讓學生獲得更活潑及豐富的學習體驗,增加學以致用的機會。「營造英語學習環境有助建立同學使用英語的信心,因此我們早期已開設English Café 並持續購置不同的遊戲,讓同學能夠在輕鬆的氛圍下,增加日常應用英語的機會。」在課程設計上,學校在初中不同科目加入英語元素,擴闊學生的英語詞彙庫;並於高中階段增加英語戲劇活動,藉此提供更多機會讓學生接觸和運用英語。
在行之有效的語文政策下,儘管受疫情影響,難有充足的實體練習機會,學生仍能於校際朗誦比賽中取得佳績,包括第七十一屆校際朗誦節中五級英語集誦冠軍及女子獨誦季軍的優異成績。
發掘學生潛能 STEAM項目屢獲殊榮
為了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和發展共通能力,學校將綜合科學科、基本科技科、視覺藝術科及數學科結合成校本STEAM課程,推動跨學習領域協作。在課程發展初期,學校與教育局合作,制訂校本支援課程,以「光學.數碼.藝術」為主題,引入如全息投影、實用鏡等課題,發展STEAM教育。在本學年,學校與香港大學合作,配合年度主題「守望相助」,製作暖包並贈送予社區有需要的人士,讓學生在過程中了解不同科目之間的聯繫,並通過實踐活動以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將學習空間延展至課室以外。教育局更邀請學校,參與2020/21年度7月「視學周年報告主要視學結果及有效措施分享會」,就推動校本STEAM課程向教育界同工分享教學經驗,無疑是對學校在STEAM教育的發展予以肯定。
「當初我們在推動STEAM教育時目標相當明確,期望為同學製造更多參與和實踐的機會,因此除了發展校本課程外,也成立了STEAM Club,使同學在正規課程外,也能夠有機會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培養『熱愛學習』的精神。」STEAM Club成立至今屢獲殊榮,曾榮獲「全港中學學界機械人大賽」冠軍及最佳工程設計獎、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微處理器控制系統設計」第二名,及由香港科技大學主辦的「水底機械人」工作坊暨比賽銀章等。梅校長表⽰,除了兩文三語外,編程語言亦將會成為世界流通的第四種語言,因此學校已安排將Python編程語言納入STEAM Club活動及課程之中,以提升自學能力和普及解難的邏輯思維。
聯繫區內小學 分享教育成果
學校重視與區內小學的聯繫和互動,因此每年均會舉辦「科學科技活動日」,邀請小學參與,反應熱烈。當天,學生會擔任「小導師」的角色,教授小學生製作不同的STEAM 項目,如太陽能船、走馬燈等。梅校長指出,學生在過程中能夠深化對相關科學的知識,同時加強他們的溝通能力;對於小學生而言,則能夠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並自小培育他們對STEAM的興趣和觸覺。「在本學年,我們亦舉辦了『聖誕節DIY鐘比賽』,小學生在領取材料包後,可以透過觀看教學影片,在家制作聖誕鐘,讓他們在玩樂中吸收科學知識。」
上下一心 攜手推展電子教育
疫情下發展電子教學是必然的趨勢,為了讓學生在停止面授課堂期間仍能維持有效的學習效能,學校引入Microsoft Teams進行異地同步上課,並透過該平台集中管理及批改功課,方便老師檢視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況。「統一的電子平台有助我們同時兼顧學、教、評三方面。老師除了能夠靈活地匯入教學資源供同學下載使用外,更能夠將不同學科的成績作數據分析及資料統整之用,有助老師在復課後針對同學的學習需要調整教學內容,照顧學習多樣性。」梅校長補充,由於老師會提早將教學材料上載至平台,供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無形中讓他們學會自行分配時間,養成自主學習能力。另外,學校亦積極引入電子閱讀平台,讓學生即使在家學習時,亦能夠維持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與不同計劃 提升教學效能
與此同時,學校經常與大專院校合作,提升教學水平。「以中文科為例,本校已經連續9年參與由優質教育基金及香港教育大學合辦的『讀寫策略發展網絡計劃』,以電子學習形式促進同學語文自學能力並提升寫作技巧。在英文科方面,本校在本學年參與了香港教育大學的『種籽計劃』,透過製作英語動畫,提升同學英語說話能力。」
Faith Love Kindness 三大支柱 持續支援身心靈健康
學術以外,學校同樣重視培養學生的品德,因此梅校長提出以「Faith」、「Love」及「Kindness」作為核心,讓學生建立互助互愛、尊重他人的品格。「作為中華基督教會轄下中學,我們希望學生能夠以基督的心為心,關懷有需要的人。透過堂校合作模式,由廣福堂駐校,協助舉辦不同的宗教活動,以上學年例,本校以『8福』作為主題,結合聖經內容及日常生活例子,推動正向價值觀教育。」
除了照顧學生的身心靈健康外,學校亦了解家長也需要不同層面的支援,因此定期推展正向家長教育及活動,建立緊密的家校合作關係,攜手培育學生建立正向價值觀及健康生活。「即使在疫情期間,本校從未停止對家長的支援。在最近,更邀請了區內著名的中醫師為家長舉辦護理講座,加強他們的防疫知識,同時緩解對疫情過度緊張的心情。」